Friday, October 20, 2006

04-2尋找失落的故鄉(二)--當台灣老鷹遇見香港麻鷹與日本老鷹

老鷹的故事 尋找失落的故鄉(二)
-------當台灣老鷹遇見香港麻鷹與日本老鷹

老鷹 沈振中

我不曉得要用什麼樣的文字來描述如下的畫面帶給我的衝擊:
500-700隻老鷹在眼前30-50公尺處黃昏聚集!
港邊一天十小時間,隨時可看到40-300隻老鷹!
80隻幼鳥停在稻田!
80隻老鷹在魚池排水口與紅嘴鷗低飛搶食死魚
老鷹築巢在公寓、馬路旁!
河畔有人釣魚,釣客後面的路燈、電線桿上停著老鷹看下面釣客的一舉一動!
老鷹吃土司!
牠們停在路燈、屋頂、天線、、上,再伺機搶食居民、遊客丟在草地、沙灘或拋至空中的廚餘、肉、食物、土司!
當我往上拋土司時,老鷹、紅嘴鷗、鳥鴉,各約30-50隻在身旁、地上飛抓

香港沒有人給食,三個地點的聚集隻數達1000隻;
日本三個有給食地點的鳶隻在白天各維持50-100隻!

台灣的基隆港十年來最多祇看到30-32隻,而且總共祇有三次記錄!
台灣三大聚集族群從1992至2001年最多分別祇有77. 55. 55隻!
台灣老鷹的聚集區、巢樹離人甚遠!

為什麼?
是環境因素造成?
還是人的因素造成?

2001.11.10-23拜訪香港及日本老鷹後,覺得台灣人、台灣老鷹及老鷹調查員都活得很辛苦!!
香港約台北這麼大,住了八百萬人,土地有限,房子瘦又高,開發仍在持續。卻也有1000隻老鷹在冬候季節一起生活。
巢就在公寓旁,甚至在被大樓包圍的小公園裏。從住家窗戶即可觀察。每天清晨都被老鷹的鳴叫聲叫醒。聚集夜棲地離馬路最近不到50公尺。用肉眼即可與牠們對看。
香港沒人養鷹、沒人抓鷹,也沒人特別賞鷹,卻有一個規模龐大、房舍整潔美觀又符合猛禽生活需求的非牟利猛禽護理中心--醫療救傷、永久收容、野放、、皆有專業人士負責。
---------這是否與對待有關?!


在我們觀察的幾個地區聞不到汽車廢氣、看不到幾輛機車、行人紅綠燈有為盲人設計的不同聲音、大中小型公車及地鐵發達使香港人減少買車(不祇稅重,停車位更貴)、地鐵與商圈共構、火力發電廠蓋在遠離人群的小島上、雖然人多大樓多全香港卻有近40%被劃為郊野公園、、
從飛機上看到日本的山就是山、房屋建築集中在河谷、盆地、平原。
幾個拜訪的地點都有行人、遊客、住民放或拋土司、廚餘、肉塊給老鷹、紅嘴鷗、烏鴉、雁鴨。遊客、路人會將垃圾自行帶走。也有清潔人員隨時在巡視。部份河川、湖畔雖有人為的堤岸卻很自然的保有植物及乾淨的水,感覺上,人與自然萬物是共存共榮、人與鳥是在那兒一起生活的。
日本琵琶湖的老鷹就在湖畔的樹上築巢,從停車場祇有不到一分鐘路程,巢樹四週有休憩活動場地、亭子。問日本猛禽會:這麼近,牠們不怕人?沒人抓嗎?他們回答:老鷹在日本很普遍,牠們不怕人,也沒人抓。
日本的老鷹常停馬路邊的電桿、屋頂、天線、水搭或樹上,甚至在電塔上築巢,最大的原因莫非是:沒人抓及有人給食所造成的信任與依賴?!
這不也是與對待有關嗎?!
我看到日本人用好幾個小時、像雕琢藝術品又像照顧自己家人般的鋪一段祇有一公尺寬、三十公尺長的柏油路面,用火慢慢烘。那是一種非常在乎的對待!
我看到日本人在隧道內故障而失去動力及空調的火車上,穿著厚大衣安靜、不動聲色的等待,車內擴音器每隔不到一二分鐘就傳來現況說明與再次道歉聲:我看到因為在乎的對待而產生的接受、信任與安心。
不論哪一車種,車箱內一定有下站站名電子顯示看板或者整個路線的站名及轉接的其他路線圖。
火車車門無階,輪椅、大件行李上車無障礙。
車子絕對禮讓行人,即使不是在行人穿越道上。
乘客會自動把垃圾帶下車--並沒有廣播或任何告示要大家這樣做!
對號車上,車長查票前、後會先站在門口脫帽90度鞠躬。而且每查一個就很確實的在手上的座位表上登記。下一站的乘客上車後,車長就查新乘客的車票。
馬路人行道接路口處一定變成緩坡,不能穿越的路口甚至有電梯(梁皆得攝影器材笨重,感受特別深刻) 。

------在乎的原文是Care,而Care又有另二種含意:關心、照顧!

台灣老鷹從曾經像鄰居般的普遍到目前少又離人那麼遠,是因為台灣人在都市化過程中遺忘了--
在乎及一起生活的對待?!
台灣基隆港的忠一路,行人、乘客可以將垃圾袋直接拋向港面。
騎車在台灣的自用車後,會被汽車內突然拋出的飲料罐嚇到!
(如果台灣像日本那樣可以定點給食、拋食,民眾會不會什麼都給--如木柵動物園的向大象丟石頭?!)
即使是走在行人穿越道上,都得留心硬要閃過的汽機車!
台灣的山不是山、路不是路!
人也快不是人,更何況其他被當低等、野生的生物!!
台灣有不少養鷹人,捕捉、買賣在暗中進行!
有人(甚至媒體)把養鷹、馴鷹當作在做保育。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給食,這些人會不會就用食物誘捕?!)
牠們的基因裏是否一直保存著被抓、烤,以及因棲地被開發而不斷搬家的記憶?!
牠們是否不願意再信任我們?!

台灣老鷹的問題並不在於該如何”保育”,而是在人是否可以與萬物互動、親密?!
台灣老鷹(應該還包括人自己)的希望其實不在有沒有保護區或要不要給食,
而是在每個人心裡的那份--
---------在乎
以及共存共榮、一起生活的對待!


從香港、日本回來,聽到「老鷹停東岸碼頭十分鐘」、「有在基隆市屋頂築巢的跡象」的消息,我相信那是重拾人與老鷹鄰居般關係的契機!!

誌謝:
基隆鳥會提供基隆市鳥T恤、紀念章贈送「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及相關贊助、陪伴人員。梁皆得則是贈送他錄製的野鳥DVD。「麻鷹研究組」亦致送「香港及華南鳥類」予基隆鳥會圖書庫、沈振中及梁皆得作交流。
基隆鳥會提供老鷹帽、T恤及紀念章給日本猛禽會二位帶領人-Inou(井上剛彥) 及Yamasaki 。
此行之機票、住宿、當地交通、伙食由基隆鳥會之黑鳶基金支出。
感謝香港麻鷹研究組Etta夫婦、Samson So、Shirley Lam的招待、帶領。Andrew Tat及會長林超英招待餐宿。
感謝Etta的「毅行者」友人-董文忠醫生贊助半數經費(訪港的行程中,正好碰上了香港一年一度的「毅行者」舉行日期。那是一個限於48小時內,要全組四人共同完成橫越香港100公里步行路程,為「樂施會」助貧窮人籌款的活動。)
感謝德育李慧娟老師特別贊助一萬元。
感謝大冠鷲、藍鵲夫妻的接送、關心。
感謝台灣猛禽研究會林文宏協助與日本接洽。
感謝台灣猛禽研究會會長何華仁協助安排日本合適之行程。
感謝那魯灣旅行社張瓊方(德育畢業)協助安排簽証、機位、住宿。
感謝基隆鳥會理事長、總幹事、副總幹事大力支持此次黑鳶拜訪、考察行動。

附錄:11.10-23日台灣老鷹拜訪香港及日本黑鳶之行程及簡記:
10. CX469台北-香港。1020/1210。Etta和黃振盛接機。
下午,香港第一聚集區黃昏聚集230隻。夜宿Andrew家。

11.上午,太平山觀察三小時,8-25隻。
下午,參與香港麻鷹研究組同步普查(普查資料留待香港鳥會作正式公佈),香港星島日報採訪。
晚上與香港麻鷹調查組員Etta Hui、Henry Lui、Samson So、Beta Yip、Shirley Lam、副會長張浩輝博士等聚餐。夜宿米埔。

12. 訪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米埔自然護理區一天。Shirley帶領。老鷹11隻在魚池覓食(保護區有定時投食-給鷺科鳥,老鷹撿到便宜)。夜宿Andrew家。

13.上午維多利亞港定點觀察半天,老鷹48-105隻。
下午訪嘉道理農場-猛禽護理中心。Rupert Griffiths導覽,Shirley、Samson陪伴。晚餐由Andrew親自下廚煮越南菜招待。

14. 上午於觀塘觀察,老鷹12-21隻。下午維多利亞港定點觀察半天,老鷹72-380隻。香港明報採訪。
惠珍16:30 離港回台。Etta家火鍋晚膳,夜宿會長林超英家。

15 .下午第三聚集區定點觀察半天,老鷹9-45隻。夜宿會長林超英家。

16 .於第二聚集區作全天觀察,老鷹80-600隻。梁皆得回猛禽護理中心錄黑鳶叫聲。林超英招待晚膳。

17. CX506 香港-大阪關西機場 1020/1440→京都→夜宿大津(琵琶湖畔)

18.琵琶湖(日本最大淡水湖),日本猛禽研究會會長Yamasaki、副會長Inou二人開車帶領繞湖一圈及招待午餐,隨時可見黑鳶,三大群各80隻,停在旱田、在湖邊群飛、在魚池旁低飛搶食死魚。大都是幼鳥。如果將所見的幼鳥(約累積共300隻) 加上親鳥數600隻(以一對平均生一隻幼鳥計),整個湖至少有1000隻。

19.京都鴨川一天定點觀察,老鷹8-64隻。紅嘴鷗約1000隻。雁鴨約百隻。行人拋土司、肉塊,老鷹、紅嘴鷗及鴿子搶食。黃昏時,老鷹、紅嘴鷗皆成群往約2公里外的山區飛去。坐新幹線至東京,夜宿新宿。

20.東京新幹線至仙台的麼瀨川定點觀察一天,老鷹20-50隻。鳥鴉黃昏聚集1000隻。有人拋食。他說:每天清晨六點,他么喝一聲,老鷹全飛過來搶食土司,河面的雁鴨則撿掉落的。當天中午,我們請他試給我們看,他說車多吵雜,Tombi聽不到(-日本人稱呼老鷹為Tobi : 意為 'to jump' or 'to fly'. ,但不同省市實際叫法有音差:京都-Tobi、仙台-Yombi),果然,試了多次,老鷹才飛來搶食。烏鴉常偷擊雁鴨。夜回東京新宿。

21.東京到千葉縣銚子漁港的近二小時路程中未見一隻老鷹,決定回東京轉橫須賀的鐮昌做下午定點觀察。老鷹50-82隻。有行人拋土司、食物,住家及漁夫丟廚餘(肉、腸) 。鳥鴉在地面先搶,老鷹隨即從空中、電桿、屋頂衝下。

22.鎌昌補上午定點觀察。36-102隻。行為與21日相同。老鷹分兩群夜棲。

23. 上午,上野公園。紅嘴鷗、雁鴨就在腳邊散步,等人拋食。
CX451 東京成田機場-1545/1850→台北。

No comments: